成立更新會,請三思而後行

不是所有「免費協助」都沒有代價

在都市更新的選擇中,「自主更新」確實是一條地主可主導的道路。但若考慮成立「都市更新會」,務必慎重評估,不要被「免費協助」或「快速成案」的表面吸引。

自主更新,從「真正的自主」開始

所謂的自主更新,不是「別人幫你做」,而是地主「自己願意出資、願意花時間、願意投入整合與學習」的開始。
若只是別人來登記、地主出個名字,卻沒參與過程,那不叫「自主」,只是被利用為達成門檻。

真正的自主更新,應建立在以下三個條件上:

  1. 充分了解制度與流程
  2. 地主之間有高度共識與信任
  3. 有意願投入資源與心力推動更新整合

當心這些話術,你聽過嗎?

市面上常見的話術包括:

「完全不用花你們一毛錢,我們幫你搞定!」
「成立更新會是最快最安全的方式!」
「透過自主更新,地主可以分更多!」
「這是現在最夯的政府補助,錯過可惜!」
「你們只要同意,我們幫你送案拿錢!」

這些話語看似誘人,實則忽略風險、掩蓋現實,甚至以申請補助為最終目的,地主最後卻無實質主導權,還陷入無法解散的僵局。

成立容易,解散困難

目前成立都市更新會只需過半數同意,且常有團隊代辦,因此多數人容易點頭答應;但您知道嗎?

一旦成立後,若方向不合或進度停擺,想要解散將面臨極高門檻與繁複程序

  • 需召開會員大會、通過特定決議;
  • 需清算財務與處理補助歸還;
  • 甚至可能遭遇法律責任與信任糾紛。

協助者水準參差,無法可管

目前提供「協助成立更新會」的團體,並無專業認證或法規管理機制,導致良莠不齊:

  • 有些專業團隊,具備都市更新經驗與實績;
  • 但也有部分團體,只為了補助利益而操作流程,對地主整合毫無助益

地主若未審慎辨識,很容易陷入形式主義與推動失敗的困境。

成立更新會前,請自問三件事:

  1. 是否真正了解更新流程與法律責任?
  2. 是否已整合超過多數地主,且具明確共識?
  3. 協助者是否有誠信與可信賴的履歷紀錄?

如果這三點還不確定,請不要倉促成立更新會。
保留彈性、先整合再立案,才是地主最大的保障。

更新會是工具,不是捷徑

更新會不是萬靈丹,更不是投資捷徑。
「免費、分更多、最簡單」的說法,背後往往潛藏風險與糾紛。
真正的自主更新,是地主共同出資、願意參與、彼此信任的成果。請三思而後行,選對時機、選對團隊,才是真正掌握未來的開始。